《紫藤花盛开的时候》(节选七):Differential Curriculum
课堂里的阳光

林 琳

      清晨,我漫步在金秋的交大校园里。迎着晨曦,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打量着周围似曾相识的一切:高高的教学楼,宽宽的林荫道,内容丰富的宣传栏,寂静无人的运动场……微风吹过,法国梧桐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着,发出沙沙的响声,泛着黄色的落叶在空中扭动着盘旋下落。朝阳映红了东方,也映红了整个校园,映红了眼前的所有一切。我仿佛被融入这周围亲切的环境,被融入柔和的阳光之中,被融入早到的春色之间。我今天是来交大九七届本-硕-博联读班报到的,我陶醉了,我的理想实现了,我的人生之旅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      幸福之中,我不由地想起这三年高中走过的路,特别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熊晓东老师给我们设置的一系列新颖的课程。是他的课程让我们走进了一片阳光,走进了一片希望。
 
(一)

      “许多同学走出自我的小区,走进生机盎然的草坪,让阳光、雨露、空气、鸟语花香一起来滋润自己。但也有的人却在冲突的痛苦中,机械地卷缩进‘自我’的硬壳,时时警戒,事事防御,陷入阴影的笼罩之中。焦虑、抑郁、孤独是比较突出的情绪表现。如何解决这些心理上苦闷和解除心理上的障碍呢?我们不能就事论事,就象治病要治本一样,要追根寻源,要挖掘这些情绪表象背后的矛盾冲突的实质……”数学-理科班的学习是紧张的,艰苦的。有时一个人除了完成学校的课业以外,还要准备二到三项市级以上的学科竞赛,时间来不及不算,竞赛要获奖,压力是挺大的,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。熊老师针对这一情况,在他担任我们班主任的第一堂班会课上就发表了题为《健全的人格是成材的保证》的演讲。

      健康的心理和聪明的智慧是同样重要。记得高一时一位同学进入了我们数学-理科班以后,成绩不像初中时总是在班上第一、第二名那么辉煌,特别是数学、物理老是在班级的尾巴。他消极自卑,寡言少语,经常与同学争吵,一不顺心就拿了书包回家,举止行为怪僻,故作神秘,还经常在周记本上责骂数理老师,故意挑剔数理老师的课。可是熊老师从不生气,给大家讲健康心理人格的知识和道理,给人以阳光的笑脸。
 
(二)

      “人类的生命史是一个选择的过程,个体的生命史也是一个选择过程,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选择,选择食物,衣服,选择职业,信仰,价值观以及个人的生活道路,人们正是通过不断的选择实现自己的理想,显示自己的价值,但是,人们的这种选择是源于内心的自觉还是出于习惯或本能,是来自自己的意志还是迫于外部的压力,是个性生命活动的盲目冲动还是理性指导下的有向行为,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大不一样的。选择不仅意味着个人的现实追求,更预示着人生未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,所以人生需要选择,人生必须选择,人生就是选择……”数学-理科班往往会出现学习至上,相互之间以学习成绩作攀比的现象。熊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,把握着班级发展的方向。他的理想和信念的演讲是那么地富有逻辑,那么地充满理性,给人以思考和启迪。

      高一时班级里政治上要求上进的气氛不浓厚,发展团员,听党课像地下党活动一样。“这不行!”熊老师说。他号召大家要求上进。他说,乞丐有乞丐的哲学,但是他不认同;市民有市民的追求,但是他不满足;他有他的人生哲学,那就是自我超越,追求卓越,他问我们,认同哪一层面的价值观?在熊老师的启发和指引下,班级里要求上进蔚然成风。
 
(三)

      “任何利益,只有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。我们21世纪的青年人除了要学习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外,更重要的是要懂得‘国家利益第一’的道理。如何落实国家利益第一。首先要懂得一个道理,我们学习为什么?我认为为国家,为了将来长大建设祖国,为祖国服务。我们将来考大学选择什么专业?我认为每个人的志向应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,结合自己的特长,优势,选择国家最需要的专业。其次,要懂得责任心,对人、对己、对家庭的责任心,对社会的责任心……”十六天的暑期课程,国家利益第一是课程的主旋律。熊老师在暑期课程的宗旨里写道“组织雄厚的师资力量,自然、科技、社会、教育,开设全新的暑期课程;请进来,走出去,讲座、报告、座谈、参观,拓广知识开阔视野;眼看、耳听、口讲、心想、笔练,培养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。”大学党委书记的国家利益报告,复旦物理系教授的科技报告,四所一流大学的参观访问,熊老师反串的《教育与社会》课程……我至今记忆犹新。

      九月份开学后,《中学生知识报》长篇报道了我们的暑期课程,国家利益第一的主题深入人心。在十二月份的本-硕-博联读班考试报名时,全班同学群情振奋,摩拳擦掌,纷纷报考艰苦的、枯燥的,除了计算还是计算的数理基础课程,要不是大学的名额有限,我们全班都要去复旦、交大联读班、基地班拼杀。
 
(四)

      “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,不仅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上,也包括一个人的技能、文化知识、人格素质修养等。高度自我超越的人具有共同的基本特质,即他们对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的景象所持观点和一般人不同,他们把自己追求的愿望的景象看作是一种对自己的召唤,驱使自己向前的动力……”是熊老师把世界上最新的科学管理学理论介绍给我们。“自我超越”、“心智模式”、“共同愿景”、“团体学习”、“系统思考”,许许多多的新名词、新概念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。

     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项修炼使美国、日本世界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都直线上升,称霸世界500强。在写小论文时,我们激动,我们兴奋,一定要学习新理论,一定要掌握新理论,一定要创造新理论。
 
(五)

      数学竞赛我们首次出征,没有多少人获奖。这是我们班级一贯的劣根--眼高手低,华而不实。学风整治开始了,熊老师严肃地站在讲台上,发表了一节课的演讲:“非智力因素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世纪之交的上海,正面临着崛起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历史机遇。一流的城市,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来建设。我们的人才培养教育必须从严。学风是学生学习的根本,学风不正,哪来优秀成绩,哪来真才实学。我们高三⑷班要在思想政治上保持积极向上的总趋势同时,我们不仅要提树立远大抱负,立志成才,不仅要抓学科教学,而且还要抓非智力因素的教育,要强调脚踏实地的学风培养的整治……”

      治病须识准病症,然后药到病除。学风整治的学习,熊老师抓得狠,抓得扎实。“宁朴毋华”四个大字作为誓言挂在教室的后墙,拨开乌云见太阳,我们终于从低谷中走出,获得了各级竞赛和本-硕-博联读班考的全面胜利。

      ……

      斗转星移,走过了崎岖的高中三年道路,经历了走向成熟的思考,默然回首,每个人在这三年里都有自己的收获。无论是政治上的,学业上的,科技竞赛上的,做人方面的,这一系列巨大的进步都来自于老师们辛勤的劳动,其中,熊老师的新课程教学印象是特别深的。这一片来自于高中课堂的阳光不仅照亮了我们高中三年的生活道路,还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完成大学的学习以及今后的一生的人生之路。

春天的素描(7)
 
Differential Curriculum
熊晓东

      林琳不爱说话,一开口脸就涨得通红。有一件怪事,因为爸妈是北方人,虽然他生下来就在上海,居然一直不会讲上海话。你说他语言能力差吗?他的英语高中阶段就在前进进修学院学完了“现代美国口语”“剑桥第一证书”,TOEFL考过了600分。林琳是97届(4)班最强有力人物,高中以来,他几乎每次考试总分都是班级第一名,当然也是全年级的状元,而且各科均衡发展,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本-硕-博联读班。

      读了林琳的“课堂里的阳光”,感想很多。时间是一条河流,沉淀下来的是最值得留恋的。高中阶段学科繁多,知识无穷,但是给孩子们留下记忆的是什么呢?被孩子们称之为课堂里的阳光,富有情感而亲切的记忆深深印在他们脑海中的,应该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的课程,是他们一生奋斗,即使是艰难困苦也永不低头的力量源泉。

      我们的课堂里应注意创设这样的课程,给孩子们感受阳光。

      优秀生记忆力强,学习反应快,抽象思考能力强,富有好奇又极具挑战性,学校常规安排的课程,无论是广度和深度,都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,需要特殊的教育,为他们提供各类有意义的课程(differential curriculum),于是,\'96暑期课程、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、个性的大讨论等等课程诞生了。

      对于课程的特点,我们的实践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:

      1、必须是弹性的,允许学生和教师追求自己个别的兴趣、研究的领域。
      2、必须是针对学生需要的,克服缺点的,加强能力的,端正动机的,激发动力的等方面。
      3、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,都不仅包括技能性的,更注重较高层次的思考和问题解决。
      4、建立在普通课程之上,但不是复制普通课程,而是一种提升,一种有效整合。
      5、 提供学生讨论、研究的条件、方向。
      6、称职的讲课老师是必需的。我们的课程不是形式,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,即使是一个方面的问题。

      在讲授这些课程过程中,我们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,鼓励独立思考、独立回答而非依赖和服从,鼓励开放思维、创新思维而非闭塞或遵循教师的观点,鼓励接纳学生的新观点、新概念而非批判学生。

      我们的实践确实充满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特色,即使是介绍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,也是立足于发展、创新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。另外,我们特别强调国家利益第一的教育,教育孩子们要服务于自己的祖国,教育孩子们要有振兴中华的信心和能力。

      阳光课程正在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。祝愿在实践中更丰富、更完善,给予孩子们带来更多的阳光。